何文超
大家好,我方认为,在大学学习中,全面地塑造人格比仅仅是积累知识重要得多!
所谓人格,就是个人显著的思想、性格、特征、态度和习惯的有机结合。它包含特质、认知和倾向三个单元。它们相互联系和作用,从而构成我们健全的人格。我们现在重点看看认知单元在人格塑造中扮演的角色吧!
我们首先要判断和选择某种知识进行一定的积累,然后通过一个“内化”的过程,进而构造人格中的认知单元!好,现在我把这些知识告诉了对方辩友,你们愿意听,而且积累了,知道了,这是一个层次;而如果你们把它“内化”了,让它成为你们的内在能力,那么这又是另外一个层次。假如你们觉得我们所说的话很有道理,你们豁然开朗,恍然大悟,甚至还有一种冲动,想走过来跟我们站在同一阵线,那你们就达到第三个层次了。
显而易见,三个层次中,有优劣之分。第一层仅仅是知识积累,知识还停留在人脑的表层;第二层重构了人格中的认知单元;第三层重构我们完整的人格体系。我们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应该要高瞻远瞩,从整体的角度去审视我们的大学学习。无论是学习知识,还是陶冶性情,都不能仅仅停留在知道了、积累了、记得了这个层次上,我们只有选择、判断和“内化”,才能汲取真正有用的东西!
大学学习的目标是使我们能成为社会未来的精英,拥有较高的道德水平、良好的行为倾向、科学的认知方式、丰富的知识结构、正确的价值取向以及清晰的人生目标!要达到这些目标,就必须通过“知、情、意、行”四个方面,使我们人格中的心理特质、心理认知和心理倾向达到有机整合,从而塑造健全的人格。
综上所述,你的人格决定了你对知识的判断和选择;而要达到大学学习的目标,就要把所积累的知识进行内化,全面塑造和发展人格中的特质、认知和倾向三个单元,使之达到有机结合。因此,塑造人格在大学学习中更重要!
最后给对方辩友一个友情提醒:“知识积累”和“知识学习”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只不过是后者的一个部分,希望你们不要犯错误。
谢谢!
重要概念:
【人格特质单元】 根据人们在某种特征上的表现程度而对其进行分类的一种人格维度,比如外向、求新、随和、尽责、神经质、独立、大方、友好、同情、仁慈。
【人格认知单元】人格认知理论强调人把感知内容转换为有组织的现实认识的过程,强调个体参与构造自身的人格,强调人对自身主观世界的主动的认知性的构造。一套个人构念组合起来就构成一个人的观念系统,这个系统决定着他如何去思想、体验、行动和认知新情境。
【人格倾向单元】决定人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的动力系统,以积极性和选择性为特征,如兴趣、动机、需要、理想、信念、世界观、价值观。
本页浏览次数:135290
最新评论:
我支持正方,对方问我难道不上大学人格就低下吗,我如何回答?
不上大学是否人格低下并不能证明塑造人格在大学学习中的重要与否。
我最近也要参加这个辩论赛! 也是这个观点 ! 我想知道对方怎样来 反驳你的! 谢谢 ,写的很好 ,我很有启发
我是高中生,我们这周也开辩论赛,观点是中学生做人与学习哪个更重要,我们支持做人更重要,看了你的稿,我也有些思路了,谢谢哦,开完 辩论赛我会给你传我们的稿的,如果你需要的话!
祝你们成功!期待你们的辩稿,可以与网上更多的辩友分享!
请问如果辩题是";大学生应该首先塑造人格还是首先学习知识";该怎么辩呢?。 首先和重要性可以混淆吗?
首先和重要性是不同的概念,我觉得你需要对进入大学前,高中毕业时,人的人格和知识处在什么状态。界定好这个状态后,才开始论述这个状态的下一个变化是什么。
hoho。 我爱你~我们明晚决赛~我是四辩
虽然你写得很好,但是如果有反方的资料就更完美了
请问:要从哪方面来反驳你呢?
把“知识”的内涵扩大化!如何塑造人格?塑造怎样的人格?塑造了人格后怎么办?如何帮助他人也塑造良好的人格?良好人格如何判别?……这些都是“知识”!不了解这些知识,又怎么塑造呢?
何文超,你做得非常棒我要引用你的这篇立论
有一定的逻辑,,,但不够严密…….。 你是经营学院还是经管学院的???[简介]
我是教育学院教育经营系的。
你是何许人也?。 做人太难了!
我们也进入决赛了。。//题目是:大学生道德素质比知识技能更重要。。 有点类似哦!!! 你的很多观点跟我先前想的都很像。。。 但是我并不打算否定知识的重要性,只不过相对来说道德更重要!!!扣题。。。
我们马上就进行辩论赛了,你的文字给我很大启发.。 加油,愿你的网页办得更精彩.。
如果你说积累知识是塑造人格的一个方面,那么没有知识的积累,拿什么来塑造人格?此其一。第二,没有知识的积累,你如何内化?天生的吗?另外,你也不是一直在强调知识的积累吗?那我们讨论这个问题又有什么用?
知识积累是塑造人格过程的一个环节,缺少这个环节,整个过程无法完成——这个并不能代表这个环节就比这个整体更重要啊!比如你吃饭,要先拿起筷子,你不拿起筷子就不能吃饭,那么能否得出这样的结论呢:拿起筷子比吃饭更重要?
何文超,第一次看到你的个人主页,很精彩!。 也许你本身就是个精彩的人生吧
我们近期也参加了这么一个辩论赛 还算成功可惜就是素材很少啊 没有达到一鸣惊人的效果 嘿嘿
我就要参加辩论赛了正好是这个观点,我会加油,一定会胜过对方的!!!!!!!!!!
我不同意楼主的看法,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发展的社会,并不是人格发展的社会,知识就是力量,人格算什么?
给了一个 比较低的分 。 首先我是反对过于绝对和过大的包含的 。 说的 太过绝对 没有抓住题目 题目的意思首先很明确两个都重要但是哪个更重要 。 第二 确实 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人格包括积累知识 但是 说的太死 吧人格说的 太大 因为 如果 如你们所说 那么这个题目根本就是没有意义的 题目了
辩论的最高境界就是在众目睽睽之下把问题扭曲但又说得似乎合情合理……
我相信学长的人格是完美的,但知识的积累太少了,开头第一话错,题目是两者都重要,积累知识相对更重要,‘仅仅是’三个字使你败
因为我们建立的逻辑是论证“知识积累”是包含在“人格培养”整个大过程里的,“知识积累”是“人格培养”的一个小部分,所以就这样说。
很有逻辑性的概述!由浅如深,由表及里~。 继续努力啊
有二辩的材料吗
很好,就是理论太多,没怎么举例子,我啊是觉得事实更有说服力
事实是没有说服力的,事实是客观状态,它需要被理论去解释,用不同的理论去解释,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
你看问题也太表面化了啊,不要对对方进行人生攻击啊。陈述你的观点也就够了。
不算人身攻击吧?
你写的很有逻辑性,而且一环扣一环的。 可我马上面临的辩题是网络塑造人格。 能不能给点指点呀。 我实在没折了
我马上要参加辩论赛了,我方辩题是大学里学习知识更重要;对方是大学里塑造人格更重要.呵呵我可是很有信心打败他们的(包括你).我不是在说大话哦,等我赢了再来.
预祝您成功!希望你比赛结束后,把你的稿子发给我,我刊登出来,让后来人作个参考。
我认为知识对于工程师来说好比是建筑材料,塑造人格对于工程师来说好比是图纸,没有图纸有再多的材料有什么用呢????
你的立论我看了一下!。 的确很有道理我也写了一个和你这个差不多的立论 但是你要强调清楚是先有人格还是先有知识。 这就是一个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问题了!。 人格的养成相当复杂,它不仅需要丰富的知识,还需要健康的体魄、良好的教养、广泛的兴趣、高尚的情操和真正的智慧。因此健全的人格应该是自由思想、独立精神、诚实作风、仁爱品德的综合体现。如果只有知识的灌输而没有人格的养育,所谓知识就很可能成为争名夺利的武器,危害社会的工具
呀。。。我是反方的,叫我怎么办呀。。过几天我们就要辩论了。。反方的观点在哪呢??。 谁能发给我这个可怜的人呀。。。。
我10月25好就有辩论赛,就是这个题目,我也是人格塑造比学习知识重要,能告诉哪个网有这个题目的完整辩词吗?。 跪地求词~~!!!!!!!!谢谢!
没有一个网能够提供这样的信息的,但是这些信息又是很多网友希望得到的。所以,恳求你在比赛结束后,能发一份你们的完整资料给我,我发到网站,供大家分享。不知你意下如何?
我朋友参加辩论会 话题是 大学长进重在知识 反方是 大学长进重在人格 正好合了你这篇了`。 你能不能收集到 正方 也就是 大学长进重在知识的材料~。 可以吗~ 谢谢你了~。 找到了的话 你联系我QQ119957103或给我邮箱发邮件gaokaijun1591@yahoo.com.cn。 在这里真的谢谢你了~希望你能帮我这一次~
抱歉,我暂时没有这样的资料。
你说人格比知识重要,我并不同意甚至觉得有一点强词夺理。但是你帮别人解答知识比人格重要我觉得说的非常棒。能不能帮我想想知识比人格重要的开篇立论怎么写。谢谢了!
既然你从我给别人的解答中得到启发,那你应该已经有灵感了吧?
我想知道如果没有知识的积累人类是否能会形成人格?还有我无法相信我们学习很多年知识仅仅为了形成人格我无法与你的想法苟同我认为知识转化为人格只是它的一种转化形式你认为不是这个样子吗?我认为你只看到了其中的一个片面。综上所述我只是为了强调一点知识是形成人格的前提但是知识的存在不只是来形成人格。但是人格却是依附着人格而存在的
那你的知识积累究竟用来干什么呢?是应用于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现实问题的解决吧?那你是怎样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的呢?这过程涉及一种心理活动,就是对知识进行综合筛选综合运用从而创造一种独一无二的想法出来,这个过程,就是人格在起作用。比如大学里你学了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这是你的积累,但是,你知道如何运用吗?这是另一回事了。再进一步问你,为什么你要选这个理论而不是哪个理论呢?你是不是在选择?选择是由什么决定的呢?——人格。
在此我是想回复一下 游客『寒雨潇』于2005-5-4 12:52:13发表的评论。。 知识是有好有坏之分,可是要区分知识的好坏并不需要有多好的人格才能去取其精华的。基本上好坏,通过你之前最基本的知识跟经验是可以判断出来的。我相信几乎的小偷都会知道偷东西是犯法的行为,这跟他人格高不高尚没有很大的关系。。
错了,知识没有好坏之分,关键在于人是否能在适当的场合使用适当的知识,而这种辨别能力,就是其人格的一个部分。
何先生: 你在你的辩词中硬是把知识的积累看做是塑造人格的一个步骤,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你能更有力的给我们论证一下吗?(我们不否认前者对后者的帮助)但是把所有积累知识的功劳都归于为了塑造人格,就像你自己说的那样,那我们还在这边辩论谁比谁更重要还有意义吗?(因为积累知识已经被你包括在人格塑造中了)甚至这样一个结论有点荒谬和牵强。好比,我想玩电脑游戏,得有电吧,想有电就得发电吧,此时发电确实是为了玩电脑游戏的一个步骤吧。但你能说我发电,有了电就是为了玩电脑游戏的吗?
就是要建立一个逻辑框架出来嘛!辩论就是要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来解释对方抛出来的种种例子。我之所以这样弄个包含关系,还基于“大学学习”这个概念的。你后面举的那个例子如果用如果把发电归为玩电脑游戏的一个小步骤的话,确实可以说明“玩电脑游戏”这个整个过程比“发电”更重要,但前提是它们的对象是电脑游戏玩家。
何文超先生,你说人格的塑造是知识积累的内化过程,那么如果你没有积累过知识,你拿什么去内化?就像造房一样,你连地基都没有打,你如何去早高楼大厦?你总得有基础才能更好的去发展吧.所以知识积累是基础,是第一步,所以没有它一切都是空想,所以,知识的积累比人格的塑造更重要!
你说的“你说人格的塑造是知识积累的内化过程,那么如果你没有积累过知识,你拿什么去内化?就像造房一样,你连地基都没有打,你如何去早高楼大厦?你总得有基础才能更好的去发展吧.所以知识积累是基础,是第一步,所以没有它一切都是空想”这个前提,只能退出这样的结论:积累知识是塑造人格的一个部分,或者说一个前提。但不能说明前者就比后者更重要。你要建房子吧,那么你觉得“打地基”与“整栋楼盖好”那个更重要呢?
知识积累更重要。。 人格的塑造靠什么?不是靠我们在校的知识积累在社会实践中的知识积累吗?!不注重大学各方面的知识积累我们怎么塑造完美得人格;没有科学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我们又怎么塑造完美得人格。而科学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是我们知识的积累。。 所以知识积累更重要。
你上面只论证了塑造人格的其中一个步骤是知识积累。但“塑造人格的其中一个步骤是知识积累”与“知识积累更重要”是两个概念。
正如上面的某位先生所说的那样。塑造人格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四年能做好的。而大学生在校期间是积累知识的好时期,通过这段强有效的知识积累从而更好的塑造人格。也就是说积累知识是一种手段,是为了更好的塑造人格。健全的人格才能更好更快更准确的积累有效的知识。没有哪一个带有不良思想的人民教师能很好的帮助学生积累有效知识的。。再说了,知识也有好有坏,并不是积累了就行的。还要通过好的人格去取其精华。
一个缺乏区分真善美假丑恶知识的人,怎样塑造自己的人格,一个不懂唯物主义的人怎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一个不懂心理健康知识的人怎样塑造健全的人格?
你没明白我设置的这个逻辑,我把积累知识归入塑造人格的一个小部分里了。也就是说,你积累了真善美假恶丑的知识后,还是不够的,还要进一步内化,成为你人格的一部分。毕竟,“你知道何为真善美假恶丑”与“你具有判别真善美假恶丑”的人格,是两个概念。
我明天也要参加一场辩论赛,而题目恰恰就是该网站讨论最激烈的:在校大学生知识积累比人格塑造更重要。在这之前我认为两者都很重要。真的并没有太多的辨证关系,我们又何必把它搞的太复杂呢。但是作为正方,也不是说违心的话,可人总要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嘛。我是觉得知识积累比人格塑造来的更重要些。先不说马家爵,刘海洋。 难道就因为他们而就此否定知识的重要性吗?况且我方并不认为人格塑造不重要,而且人格是个深层次的问题,大学阶段是学做人。可不能因此否认了我们来大学的真正目的。不错知识是学不完的。那么人格呢,大学里面真的可以塑造出一个人的人格吗?难道在大学之前的一系列学习和生活对人格一点点影响都没有吗?大学要说对人格有什么影响的话,我觉得应该用完善来形容。而作为无限的知识,当然不是在有限的大学生涯里可以学完的。所以我们说积累!而且知识的积累并不等于知识的应用。对那些高科技犯罪只能说他们把所学的知识用到了不正确的地方。
上大学,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种投资,希望通过这种投资,在将来的工作中得到更多的回报。而现代社会对求职者的要求往往体现在其团队合作精神、各种素质。为什么现在不那么看重原有的知识呢?因为原有的知识再多,也无法适应新工作的需要,每个组织都要对成员进行入职培训,重新积累一套知识。因此,我们认为,从投资效益来看,我们在大学学习里,只积累了知识,是不够的,必须把所积累的知识进行内化,以其作为一种介质,塑造我们的人格。
知识方能塑造人格没有知识就是愚昧 对么人格是知识的内话的结果不是么。 你能给我积累知识比塑造人格更重要的资料么谢谢
资料不重要的,关键是建立自己的逻辑体系,用自己编造出来的理论来解释任何例子都可以!
何老兄,你们的那个流程图是怎么画得 ???。 另外,我们的观点是一样的,我们的例子是不是可以举的多一些,另外,我们的人格塑造途径你们是从那几方面论述的????我觉得是应该着重强调的一点。还有,你觉得我们的人格塑造应该放眼社会啊。最后,强调大学生是社会人士应该的。我认为。。 以上陋见,请不吝赐教。
这个辩题,我是反方。人格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短大学4年能塑造一个怎么的人格那?!
何文超!可不可以发些关于知识重要的帖子,或发到我邮箱里,我的邮箱是bocai216@tom.com非常感谢!
“知识本身重要”和“知识内化真正为人所用”是两个概念,你如果要说知识积累更重要,你必须强调“知识积累”就已经说明知识已经有效地为人所学习的这个结果。
我认为在我们现在这个社会上,物质还是排第一的,如果没有知识的积累,哪里又有人格的荣辱呢?就是现在的社会你有钱就基本上有一切,而赚钱就要靠知识,比尔。盖磁难道就是靠人格成为世间首富的吗?不是!是知识,知识创造财富,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啊!而人格呢?现在的社会中虽然也有关于人格方面问题,但最终还不是靠知识,靠法律去解决啊!
你们说知识比人格更重要是吧?。 那么你能接受别人说你没有人格还是比较能接受别人说你没有文化呢?。
不管是什么理论,能说服我的,我就能接受。
说到底,再怎么塑造人格都是为一个字三 ]。 那就是 钱。 不过塑造太完美的人格就没法活了。 我的天!!人格的健全就别太强求的哈。大家也要活的三。 斑竹你说了?。 呵呵……%……嘿嘿……
人格是不可能塑造完美的,因为众多的被认为美好的人格要素可能是矛盾的!必须舍弃其一。
你好, 我是一位忠实的读者,我现在的观点是(大学生积累知识比塑造人格重要),能为我的这个观点提供点资料,好吗? 发我信箱也行啊! 谢谢!wehacker@163.com。
全是屁话!没有知识的积累!你何谈人格的塑造?。 没有坚实的下层基础,你所谓的上层建筑又从何谈起!。 你所说的不就都成了一纸空文!
建立下层基础需要判断和选择吗?这就是人格的作用!
所以说,知识的积累的前提是人格的作用。
谢谢了哈 我们已经辩赢了 虽然你的知识点没用上但是还是谢谢你了 不过我还要请教你 现在我们将进入半决赛 论题又换过来了 我方“道德比知识更重要”其实这个辩题在预赛的时候我们辩过了但是 现在找不到更有新意的论据 希望你能指教 谢谢
何文超 今天无意打开你的网站看到你对知识和人格塑造的理解 有几分相似 很激动 同时想请教你 对“知识比道德更重要”这个论题给予一点意见 我们明天就要辩了 请指点一下 现在很茫然 还没有找到立论点呀 谢谢
是“知识比道德更重要”还是“积累知识比培养道德更重要”?如果是前者,那就好辩了。因为其只强调一种客观的状态。你们可以说,道德只不过是一个历史范畴,只有知识才是永恒的。我们人类社会要发展,必须建立在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因此,人类必须不断地增加自身的知识。为什么我们要提道德呢?为什么人们的道德标准是不同的呢?那时因为我们人类的知识体系还没有尽善尽美,此时此地这个社会有此种道德,而到了彼时彼地那个社会又有另一种道德。因此我们甚至可以得出一种结论:知识决定道德!
 ; ; ;&n
没有知识的了解 你怎么能够懂得何谓“内化”?没有你所谈到的第一层 也就是知识积累的过程 你有怎么能完成第二,三层 因此 我看来 知识才是基础 一个没有知识 或是 知识水平低的人又怎么可能 达到道德 如此高的层面 因此基础作用是最大的 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 就是 说明 我们位于社会这个大层面 的比较 高层 那是因为 我们有比相当一部分人高的知识水平 如果作为我们 都把知识的作用 看的如此偏颇 那就会有更多的人变得无知 因为 作为师范生的我们 要先教书 才育人
没错,知识是基础,但是我想问一问,你积累知识是不是有一个选择和判断的过程,你选择积累这个知识而不选择积累那个知识,这都是有你的人格来决定的。实际上,在这个辩论中,人格已经说成是心理学意义的那个人格,而非仅仅是道德意义上的那个人格了。
除了立论词,有没有整场辩论的词啊?
有DV,不过太大了,放不上来,而且音效不是很好。
有没有积累知识的立论词呀?有的话发到我的邮箱。 wangsihu1689@126.com。
没有
哥!!!!!。 和我过不去是吗?辩论赛第一场查资料你发了对方的立论稿。好容易进了半决赛,你又发了对手的立论稿
发对手的立论稿是为了帮助你了解对方的思路。
一开始就错了,还那么牛。 辩论的前提是知识和人格都不放弃,在同等的前提下再比较双方那个更重要。一来就是“全面塑造人格”和“仅仅积累知识”,这本身就是对论题的误解。扩大一方去攻击被缩小的一方,自然就显得倾向明显
这逻辑不是这样理解的。我把知识积累包含进人格塑造里面了,硬说知识积累仅仅是人格塑造的一小部分而已。正如某届大专辩论赛,辩论艾滋病是社会问题还是科学问题,复旦大学把科学问题包含进社会问题里面了。我的意思是说,强调一个整体重要,显然,部分也重要,但是整体比部分更重要,因为整体更全面。
你能帮忙吗?我们的辩题是“大学生锻炼能力比学习知识更重要”!我们急得,愿意支付一定的报酬啊!我们需要你给我们分析辩题、制定战略、撰写立论和搜集资料(期刊、书籍、网络)等服务,请尽快和我联系好吗?
QQ联系吧!
就怎篇稿子来说,没有什么说服力,观点不够鲜明,立论不够清晰,空有理论,没有示例,条理也不够清晰,语言也不是特容易懂,就辩论的语速以及时间来说,还应该再长一点。
我们做了个道具,花了一个流程图,说明知识积累是整个大学学习中的一小部分,而这个小部分也终归要有人格来控制,我们说的人格是心理学的人格,而不是伦理道德的人格。我们说这是刚好的,因为语言不容易懂,所以语速要放慢。
我是在搜索辩论题为“大学生在校学习比社会实践重要”这个相关论题里看到你的网站的,感觉还可以啦。。 我是这个论赛的正方,在找相关的资料,很没底。希望在网上可以找点经典的能有用的东西。不知道站长可不可以帮我想点好的题材发到我的邮箱里或者加我的QQ。 如果还有哪路朋友可以指点一二,在下更是感激罗。。 记住我,千千云。QQ 66573760 e-mail:kj007@126.com 我10.28就比赛
尽量扩大“在校学习”的范畴吧!“在校学习”不是在学校里面学习的意思,而是通过学校的帮助,进行学习、进修、试验、实践,从而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和就业能力。把“社会实践”说成是,不通过学校的资源,在社会上进行各种与学校没有任何联系的活动。引入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坚持“学校即社会”,把通过学校这么一个小社会进行学习和实践,比在社会上没有引导地碰碰撞撞要好得多!
把“社会实践”的观点归结为教育理论上的“无学校论”,即反对设立学校,而应该让孩子自然成长,家庭教育就可以了,孩子自然会充满个
末名